2023年,一批独具创新特色的纪录片精品力作汇聚起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综合分析2023年重点纪录片创作与生产,其创新亮点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023年的众多主题主线作品都更看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视野格局。在宏大主题之下,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故事细致生动地勾勒出个人命运和时代历程的交织、个体抉择和全球视野的融汇,让作品不仅拥有高远宏阔的格局,又具有鲜活的人性温度和充沛的现实力量。
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就把“大写意”与“工笔画”完美地进行了贯穿融合。在剧集第六集《和合共生》中,为乌兹别克斯坦修复希瓦古城而忙碌的年轻中国文物保护工程师,想到自己也是沿着昔日张骞的足迹,不远万里抵达此地,这一瞬间,历史与今天,时代与生命个体相互连通。正是通过展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寻求幸福、奋斗逐梦的故事和细节来铺陈、延展和深化主题,让《通向繁荣之路》既全面梳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重要进程和重大成果,又能通过生动的现实影像增加主题与内涵的广度与厚度。
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则将无数不为人知的微小瞬间精心勾连、细腻刻画、徐徐展现。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志愿者、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组成了“冬奥人”的群像。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在漫长的筹办、备战、等待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一重又一重突破,从而彰显了奥运精神。充满人性关怀的故事刻画与圆梦冬奥的壮阔进程彼此交织,既气象博大,又细腻多彩,让这个中国故事充满了感动和震撼。
文献纪录片不是对历史文字的简单复刻,而是要让作品成为一部“见历史” “见信念”“见品格”的影像“历史书”。我们欣喜地看到,2023年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不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具有了更强的创新意识,更从内容发掘上改变以往一些文献纪录片只有全景没有细节的刻板印象,更新“讲历史”“讲故事”的方式,借助纪录片视听语言的综合手段完成对历史解读由外到内的建构。
全国首部全景立体呈现原中央苏区历史的文献纪录片《从瑞金出发》从史实中凝练升华出中国人在血与火的探索中形成的苏区精神。创作者以“寻根”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新表达,让革命先辈们的奉献和担当能够在今天被继续看到,并有机会得到传承。剧集第九集《出发,再出发》将主题升华到最高点。当习在红军长征出发地考察时说道:“我来这里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循着人的精神谱系,提炼的28个字的苏区精神,成为出发、再出发的不竭动力,也点明了“寻根”与“出发”的实质所在。
纪录电影《穿越烽火》记述了中国领导下的第一部人民电影《延安与八路军》从拍摄到洗印的过程中的传奇故事。影片不但以独特的影像风格精心构筑起历史的氛围,更通过历史与今天的对话,用影像之力牵引观众走近袁牧之、吴印咸、冼星海等人饱含热血践行诺言的生命历程。历史与现实相互关照、彼此渗透,借助蒙太奇的力量,我们正真看到了历史影像背后的那一个个鲜活的人,还有他们的生命旅途与精神追索。
2023年,无论是揭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与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的《寻古中国》,还是从自然、历史、文化等不同维度对泰山进行全方位解读的纪录片《大泰山》,创作者都越来越注重以创新形式传达中华文化意境之美、中国精神底蕴之厚、中华情感承载之深。
《寻古中国》以年轻化的风格展现中华文明五千年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在节目中,创作者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通过CG制作技术复原原始遗迹的手段,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文明演进历程,展示最新考古发现,使故事描述的方式生动细致、扣人心弦、独具匠心。年轻态的表达不但让纪录片越来越接地气,也在丰富可看性的同时赋予文化更加深层次的时代意义。
《大泰山》是一部以4K超高清画质全景式呈现泰山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之美的电影。作品并不满足于大量壁纸般的镜头画面,而是在全景式展现泰山本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好泰山的精神内涵、美学内涵,把科技思维同人文思维、美学思维融合在一起,让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为表达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服务。创作者将泰山活化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通过熊猫泰山、利玛窦、泰戈尔、狄更生等故事描述了中国人通过泰山这个载体和世界做沟通的动人历史。
潜入社会深处,敏锐地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为时代留下极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一幅幅肖像,是创作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使命和追求。2023年《闪闪发光的儿科医生》《看不见的顶峰》等纪录片通过讲述普通人的真实故事,为进入“大片时代”的纪录片提供了另一种观察方向:真实地展现生活的质感、人性的温度、情感的力量,彰显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平凡元素。
在《闪闪的儿科医生》中,全天候隐藏式拍摄将儿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以全方位视角体现出来。从手术室、门诊到病房的人间万象,到每位医生在不同情境下展现的真性情,作品同时聚焦于新生儿、学习困难、单亲带娃、青春期、心理问题等当下社会热点,让故事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故事性、真实性、娱乐性、知识性兼容的同时,又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看不见的顶峰》记录了中国首位盲人登山家张洪从作出决定、筹备训练,到攀登珠穆朗玛峰直至成功登顶的全历程。无论是主人公与妻子之间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还是与同伴们在攀登的极限条件下陷入生死考验,影片强烈的代入感令身处不同地域、有不同人生境遇的人群都能从中激发出自我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感悟。
生态文明既是中国课题,也是世界课题。中国生态自然类纪录片在2023年以鲜明的全球化视角和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神韵,兼容耳目一新的立意和生动的叙事,明显提升了视听综合美感和观赏性,以纪录片形式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成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纪录片《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聚焦人与大自然万千物种“共生”这一核心主题,让观众既看到中国国家公园中的大熊猫、东北虎等最珍贵的国宝级动物,也看到中华小蜜蜂、高原鼠兔等平时不为人注意的小生灵。影片在全景呈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大自然美景、动植物奇观的同时,也展现国家政府、普通民众、科研人员等在保护动植物过程中倾情投入的一个个暖心故事。独特的叙事手法让作品在视听综合美感和观赏性大幅度的提高的同时,又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成果,这是一次关于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权威性、高站位、国际化的新表达。
相较于全景呈现的鸿篇巨制,《黑鹳的春天》以小而精的影像记录方式,通过沉浸式观察、年轻化表达,以小见大地表现了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之美。作品积累黑鹳素材长达七八年之久,拍摄了这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世界濒危鸟类大量第一手素材和极具价值的珍贵影像。同时,作品还生动地讲述了黑鹳与其它鸟类之间跌宕起伏的生存故事,人性化表达让观众在鸟类的生活中体察到与人类共通的情感。
2023年中国纪录片创作秉持“时代影像,真诚记录”的职责使命,深耕内容品质,不停地改进革新超越,“思想+艺术+技术”融合让纪录片创作亮点频出,海内外交流合作的深入,让2023年纪录片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同时,随着纪录片传播媒体形态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具有全媒体传播特质的纪录片产品不但在数量上增多,在选题内容和创意方向上求新求精,为2023年的纪录片创作留下丰富灵动的表情和印记,也让中国纪录片多题材、多类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更为清晰。巧绘多彩中国故事,相信未来国产纪录片将进一步在多元纪实影像书写中开阔新语态,成就新时代纪录片发展的万千新气象。